2024年4月23日,DNV和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携手主办的《DNV中国能源转型展望》发布会暨双碳驱动中国能源转型论坛在京成功举行。DNV发布了《2024中国能源转型展望》英文版研究报告并介绍了主要研究成果。来自中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在论坛上通过主题演讲及圆桌讨论,就中国能源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政策与战略、氢能等议题进行了精彩地分享与热烈地讨论。
能源转型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 DNV拥有全球领先的能源转型研究团队,基于独立开发的模型,已连续七年发布了《DNV全球能源转型展望》研究系列报告,对世界能源未来发展的关键性的变化与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成为全球众多组织制定战略与决策的参考与支撑。中国能源转型进程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NV首次发布聚焦中国能源转型展望的独立研究报告,面向全球分享中国能源转型所涉及的战略与政策、需求与供应、投资和技术等方面的进展、成效及发展趋势。
发布会与论坛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主持。DNV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分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挪威驻中国大使白思娜受邀在开幕式致辞,DNV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海事总经理科莱(Norbert Kray)代表主办方发表了闭幕致辞。
从左至右: 中国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挪威驻中国大使白思娜,DNV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
中国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与白思娜,金之钧和艾瑞民共同为《DNV中国能源转型展望》启动发布。DNV能源转型展望项目总监Sverre Alvik及能源系统部中国区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团队负责人马耀联合介绍了《2024中国能源转型展望》主要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发表了题为“中国能源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以“政策与战略”为主题的专家圆桌讨论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朱兴珊主持,中国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所副所长张有生、丹麦能源署高级专家单国瑞、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绿色技术中心主任李坤和DNV能源系统首席执行官Ditlev Engel等专家参与了讨论与分享。
以“氢能的机遇及挑战”为主题的专家圆桌讨论由DNV集团高级副总裁Ulrike Haugen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中国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专委会会长魏锁、清华工研院副院长朱德权、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劲松、DNV能源系统部亚太区总经理Brice Le Gallo等专家参与了讨论与分享。
DNV的《中国能源转型展望》报告揭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巨大成就及其复杂性,并显示出化石燃料在其能源结构中的长期性特征。该报告表明,中国正在以其可再生能源的规模与技术优势建立自己作为全球绿色能源领导者的地位,尽管化石燃料在2050年在能源结构占比仍将达到40%。
能源独立是中国能源政策的目标与动力,但只能部分实现。电力部门正在通过用国内来源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来快速脱碳,到2050年,国内生产的煤炭将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然而,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将继续依赖进口。尽管到2050年,石油消费将从2027年的峰值减半,但其在石化和重型运输(航空和航运)中的使用将持续,天然气消费将保持高位,2050年的消费量略低于2023年的水平。
强大的政策支持反映在绿色技术的快速采用上。中国已经是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领导者,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装置将增加五倍以上。2010年,风能只占中国电力发电的1%。然而,政策已经为该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今风能已经成为中国在煤炭和水电之后的最大电力来源。2023年风电占总电力供应的9.4%。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市场。
同样,2015年,太阳能在电力发电中的比例不到1%,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今天的5%。到2050年,太阳能和风能将各自贡献38%的发电量。
DNV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表示:“强烈的政策聚焦和技术创新正在将中国转变为绿色能源强国。中国的能源转型有很多值得赞赏的地方,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可再生能源、储能和传输技术方面努力脱碳和发展清洁技术。中国有潜力继续加快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在2050年之前更接近净零排放。”
中国的能源使用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减少20%,这主要由电气化和能效改进驱动,同时也得益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包括预计的1亿人口减少。
从2023年中国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三分之一,到2050年,这一份额将减少到五分之一。在绝对值上,中国的排放将减少70%,接近实现其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