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2024世界能源投资》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此次会议由国际能源署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北京大学等多家媒体平台线上同步进行了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十万人次。
应国际能源署邀请,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一级调研员、财政部国际财经研究专家工作室国合司直接牵头人徐利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徐利赞扬报告揭示了全球能源投资趋势,对中国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她指出,中国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比如,通过“一带一路”这一绿色倡议平台帮助当地生产可再生能源、创造新就业机会、推广实施绿色技术等。她强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关注绿色技术开发,促进绿色和可持续融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能源转型是紧迫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国际能源署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国际社会加强能源投资贸易合作,共同迈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Part 1 报告要点
来自国际能源署的能源投融资主任Cecilia Tam和能源投资与政策分析师Haneul Kim对《2024年世界能源投资》进行了总结分析。Cecilia Tam主要从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清洁能源。报告指出,受中东和亚洲的国家石油公司引领,石油天然气投资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与此同时清洁能源投资强劲增长,继2023年清洁能源投资首次超过化石能源投资,预计2024年清洁能源投资将达到2万亿美元,几乎两倍于1.1万亿美元的化石能源投资。
总体来看,虽然清洁能源的技术成本压力正在缓解,但仍面临着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使得资本密集型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商的处境更加复杂。清洁能源投资仍存在地区差异,先进经济体在这一增长中占据了较大份额,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也呈小幅上升趋势。太阳能光伏投资已超过所有其他发电技术的总和,将在2024年达到5千亿美元,成为全球能源行业转型的核心。
Hanuel Kim 主要分析了能源融资来源及中国的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指出,为实现COP28制定的目标,投资额仍需翻两倍。开发金融机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债务融资,为可再生发电项目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中国的清洁能源投资已超出全球平均值,并将持续增长,在全球范围内起到引领作用。但仍需注意的是投资的分布,为了与中国的能源和气候目标保持一致还需要重新平衡对于各领域的投资。
图表:全球清洁能源和化石能源投资(2024预估)
Part 2 圆桌要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王佩主持了圆桌讨论。与参会嘉宾针对国际能源署《2024世界能源投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围绕全球和中国能源投资与转型发表了宝贵的见解。
来自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央研究院的战略研究总监刘伟简要介绍了全球能源转型对中国能源的启示和影响以及中国新能源面临的挑战:清洁能源的投资的不断增加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全球经济结构来看,中国在投资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中国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投资还需增加,能源转型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实现全球平衡;产品和技术的良性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与好的意向协同配合,通过需求拉动技术发展。挑战方面,传统电网系统对于清洁能源的使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些新能源领域技术的成熟程度还不够理想,因此有效的产出还需要耐心的等待;同时用户侧的市场接受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还需要未来逐步发掘。他指出目前清洁能源的机遇分别是新三样的出口、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与新能源的结合、氢能储能以及环保型设备的研发。
天合光能海外战略负责人刘思明强调了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与实现气候目标之间的差距,并突出了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尽管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在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以及清洁能源投资额的显著贡献,显示了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刘思明也提到了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光伏出口“量增价跌”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以及资本市场监管的加强导致的融资难度增加。她还提到,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光伏电站资产估值难度增大,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评估。然而,她同时看到了中国能源投资领域的机遇,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金融市场开放方面。刘思明呼吁通过IEA这样的平台加强政府间、企业间的对话与沟通,争取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国际环境,以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展。
来自香港捷诚能源的执行董事闫建涛气行业的视角出发从三点分析了投资趋势带来的影响。一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和新能源的冲击下,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势必会减少,在化石燃料和高碳产业的投资也会减少。石油行业的降本增效措施在起作用,油服效率的大幅提高,模块化建设,巨型低成本资源的开发,项目开发周期的缩短,这些油气行业本身的改变也都大规模降低对投资的需求。石油公司的投资自律在加强。股东要求先分红和股票回购,然后才用去投资。同时,公司也注重偿还债务,降低负债率。ESG合规等要求限制了上市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因此,未来市场不再需要那么多供应,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投资,长期投资可在4000亿美元以上的水平。只需稍微提高当前投资支出水平,即可满足高峰需求,直至高峰及以后。二是上游投资项目聚焦在能够超越周期的项目,不论是油价波动、政府监管政策的变化还是国际局势的震荡。净零目标让国际公司担心油气资产如果没来及开发,有成为“受困资产”的可能。国际石油公司重点保留低成本、高收益、短开发周期和低排放的高质量资产。三是结合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从投资分配上来看,投资现有产业的比例大大多于对新项目的投资,这样趋于维持现有而非创新的趋势也同样适用于油气行业。因此传统油气企业的投资下降其实意味着油气行业在应对能源转型上做的很好。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专家卢兰兰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了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强调了报告对全球以及中国能源转型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报告坚定了加快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决心。同时指出未来关注的两个要点:第一,需要克服政策贸易壁垒和融资成本高的障碍,强调应进一步考虑中国的新能源如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的融合,以支持新中国的新能源企业走出国门。第二,全球大多数国家对新能源和低碳转型的激励政策尚未到位,这需要更多的投资和一系列法律法规跟进支持。并表示亚洲开发银行会继续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并履行加大气候变化投融资方面的承诺。
最后,国际能源署能源投融资主任Cecilia Tam 强调政府政策对于能源转型的影响是巨大的,她指出每个国家都需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特殊的政策环境,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她强调能源转型是势不可挡的,不变的大方向是应加快投资。强调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不仅要对光伏发电领域进行投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于电网和储能方面的投资,但也需要注意投资对于用户端带来的影响从而更谨慎的实施投资。能源转型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