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能源要闻

双周要闻2022年第20期

目录


【能源转型要闻】

日本研究人员获二氧化碳转化技术新突破

                          油气能源转型需采取多元化战略                            

【油气要闻】

俄罗斯与塔利班签署燃料和粮食供应协议

欧盟就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达成协议

【新能源要闻】

科学家发现保护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新工艺





【能源转型要闻】


l 日本研究人员获二氧化碳转化技术新突破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和配位聚合物的复杂光催化剂,目的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甲酸等有用的化学物质,但要么需要复杂的合成后处理工艺,要么需要用到大量贵金属,是影响该技术商业化化应用的主要瓶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近期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CS Catalysis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其通过使用更丰富的元素和不需要复杂的合成后处理方法,找到了克服上述挑战的途径。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含铅硫键(Pb-S))的配位聚合物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剂KGF-9,其由无限的(-Pb-S-) n结构组成,特性不同于任何一种其它已知的光催化剂,

例如,KGF-9没有孔隙,这意味着它的表面积很小,但光还原性能非常好,在400nm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2.6%的表观量子产率(每吸收光子的产物产率),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盐(HCOO-)的选择性超过了99%。此外,与其他光催化剂相比,KGF-9更易于合成和使用,而且可以在室温和可见光照射下运行。该团队目前正在探索增加KGF-9表面积并进一步提高其性能的新策略。作为第一个以Pb(II)为活性中心的光催化剂,KGF-9很有可能为更经济可行地进行二氧化碳还原铺平道路。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2年10月5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oilprice.com/Alternative-Energy/Nuclear-Power/Tokyo-Scientists-Announce-Breakthrough-In-CO2-Conversion-Tech.html


l 油气能源转型需采取多元化战略


      知名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近日表示,即使在最激进的能源转型情景下,2050年之前全球也将需要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公司有机会也有责任促进能源转型,越来越明显的是,如果油气公司想维持全社会对其的认可,就必须迎接挑战,能随着能源转型进程保持足够灵活性的油气公司将是最成功的企业。首先,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必须能管理和减少其碳排放。伍德麦肯兹表示,在其服务涵盖的油气公司中,约65%有范围1(直接)和范围2(从能源供应到运营的间接)净零排放目标。但石油工业碳排放的最大来源是范围3-供应链或服务链中的间接排放,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产品的燃烧。这样的碳排放往往在油气公司的控制范围之外。全球只有10家油气公司制定了涵盖范围3的净零排放目标,其中包括欧洲的大型石油公司和少数独立油气公司。 伍德麦肯兹认为,最初的脱碳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可以控制的范围1的减排,如减少伴生气放空燃烧和提高运营效率。例如,在美国,大部分范围1排放来自逃逸的甲烷。油气公司已在更换甲烷排放的最大来源-大排量气动装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有望在2025年前将这类排放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绿色能源的电气化将在降低范围2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挪威在利用绿色能源实现电气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海上风能正逐渐成为陆上能源的替代品。范围3的排放量占油气公司总排放量的80%-95%,是“房间里的大象”,最简单的范围3排放削减策略是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这并不在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控制范围内。 减少范围3的排放需要对行业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因为油气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手段可以施展。碳捕获和储存(CCS)在全球仍是一个非常小的领域,预计到2050年,全球CCS能力需要增加100多倍。去年北美的CCS项目已占到全球发电能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通过对CCS和直接空气捕获都有促进作用。在美国,那些专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EOR)项目的运营商在CCS方面具有战略优势。

信息来源:Rigzone 2022年9月23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rigzone.com/news/diverse_strategies_for_oil_and_gas_energy_transition-23-sep-2022-170478-article/




【油气要闻】


l 俄罗斯与塔利班签署燃料和粮食供应协议


      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工商业部长近日宣布,与俄罗斯达成了一项涵盖燃料和粮食的协议,后者每年将向阿富汗供应各100万吨汽油和柴油、50万吨LPG以及200万吨小麦,但并未透露阿富汗如何向俄罗斯支付这些产品的费用。印度独立能源研究所主席、知名经济学家纳伦德拉·塔内贾(Narendra Taneja)表示,通过这笔交易,俄罗斯在进出口方面加入了愿意与塔利班开展贸易的少数国家,但由于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和俄罗斯均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阿富汗几乎不太可能获取美元、卢布等外币,其与俄罗斯签署的这份能源和粮食协议很可能会是易货交易,俄罗斯所需要、阿富汗能提供的一切实物都有可能。此前,阿富汗还分别与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签订了油气供应协议。有分析认为,阿富汗拥有丰富的铜、铁、锂等矿产资源以及未发现的油气,俄罗斯可能会借此在阿富汗开采稀有矿产或天然气。此外,将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阿富汗运往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输气管道已经提出多年,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部分已于2019年完工,去年11月,土库曼斯坦与塔利班进行了多轮讨论,旨在完成阿富汗境内部分管道,土库曼斯坦经通过该管道每年向阿富汗供应50亿立方米天然气,远超过其2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需求量。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2年10月5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oilprice.com/Geopolitics/International/Russia-Signs-Fuel-Deal-With-Taliban.html


l 欧盟就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达成协议


       在10月5日举行的会议上,欧盟各国大使就第八轮对俄制裁达成协议,其中包括禁止将俄罗斯的海运石油运往第三国,除非这些石油不高于指定的价格上限,本轮制裁还扩大了对俄罗斯钢材、木浆、纸张、机械和电器、化学品、塑料、香烟等货物的进口禁令,同时禁止向俄罗斯实体提供IT、工程和法律服务,并进一步扩大技术出口禁令。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本次关于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协议中将包含减轻制裁对希腊、塞浦路斯、马耳他等拥有大型航运业和船队欧盟成员国影响的措施。本次制裁方案需要得到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的一致批准,但匈牙利此前表示反对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欧盟领导人将于10月7日在布拉格举行会议,讨论俄乌冲突以及能源和经济形势。早些时候,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助理部长曾表示,美国正寻求对G7 制裁和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采取三阶段完成,以保持俄罗斯原油和产品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首先是原油,然后是柴油等成品油,最后是石脑油等石油产品。

信息来源:Euractiv 2022年10月5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activ.com/section/global-europe/news/eu-agrees-on-oil-price-cap-in-new-russia-sanctions-draft-package/




【新能源要闻】


l 科学家发现保护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新工艺


      美国能源部(DOE)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PPPL) 的科学家近日表示,其发现了可以在不关闭的情况下,将硼粉投入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高温等离子体中,以保护内部钨材料制成的部件,因为如果等离子体损坏钨,裸露的钨壁会损害等离子体性能。由于高熔点,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托卡马克和聚变反应堆,以帮助组件承受聚变过程的高温,硼除了部分屏蔽钨与等离子体并防止钨泄漏到等离子体中之外,还可以吸收其他来源的等离子体中可能存在的任何杂散元素,如氧气,这些不需要的杂质可以冷却等离子体并淬灭聚变反应。该研究是使用由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CEA) 运营的稳态托卡马克 (WEST)环境中进行的。DOE研究人员表示,WEST是少数可以帮助我们以长脉冲测试这项技术的全钨环境之一。物理学家使用WEST进行实验的另一个原因是,其磁体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将用于未来的聚变装置中。这种材料在导电时几乎没有或没有电阻,并且产生的多余热量也很少,因此磁铁可以长时间不间断地运行,就像未来的聚变反应堆一样。参与这项研究的CEA科学家表示,在托卡马克器运行时滴入硼,就像在打扫公寓的同时做通常在里面做的所有其他事情,这意味着不必从日常活动中抽出额外的时间来进行清洁。粉末滴管装置安装在托卡马克装置的顶部,并使用精确的致动器将粉末材料从储存器移动到托卡马克的真空室。这种机制允许研究人员精确设置粉末下降的速率和持续时间,在其他聚变设施中可以包括其他性能提升材料,如锂。研究人员还发现,滴管放下的硼不仅仅可以调节内部钨表面,还可以在加入粉末时出现等离子体限制增加,这意味着其保留了更多的热量,这有助于聚变过程。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2年10月4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oilprice.com/Alternative-Energy/Nuclear-Power/DoE-Scientists-Reveal-New-Process-At-Tokamak-Fusion-React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