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能源转型要闻】
全球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欧盟推出《清洁工业协议》
脱碳或致超2万亿美元油气资产搁浅
标普全球:能源转型需要回归现实
【油气要闻】
BP:正推动技术迭代
利比亚启动17年来首次油气区块招标
萨斯喀彻温省:将视所有过境管道项目为“预批准”
【新能源要闻】
核聚变技术或推动地热开发革新
【能源转型要闻】
l 全球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5年电力报告》称,未来3年,由于工业生产增长、空调使用量增加、电气化加速以及全球数据中心扩张,全球电力需求将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2024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了4.3%,预计到2027年将继续以接近4%的速度增长。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是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的电力需求也逆转了过去15年的下降趋势,再次出现上升,将占2025-2027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15%。IEA预计,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将在未来3年创新高,满足全球所有新增电力需求。碳排放方面,由于可再生能源限制了化石燃料的发电量,发电产生的排放量正趋于稳定。2024年,全球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 1%,预计将在未来3年趋于稳定。电价方面,部分地区批发电价有所下降,但波动性加大,因此未来需要更大的灵活性。在欧盟、印度、英国和美国,2024年批发电价与上一年相比平均下降了约20%。该报告还指出,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剧,凸显了加强电力安全的重要性。例如1月初的冬季风暴导致美国出现大规模停电。
信息来源:IEA 2025年2月 毕云青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iea.org/reports/electricity-2025
l 欧盟推出《清洁工业协议》
2月26日,欧盟委员会推出《清洁工业协议》,旨在支持欧盟工业的竞争力和韧性,加速脱碳,同时确保欧洲制造业的未来。该协议主要关注能源密集型行业和清洁技术,主要包括:1.降低能源成本,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可负担能源行动计划》,以降低工业、企业和家庭的能源费用;2.增加清洁产品需求,《工业脱碳加速器法案》将通过在公共和私人采购中引入可持续性、弹性和欧洲制造标准,增加对欧盟制造清洁产品的需求;3.为清洁转型提供资金,短期内将筹集超过1000亿欧元,支持欧盟制造的清洁制造业;4.加强材料的循环性和获取渠道,到2026年,通过《循环经济法案》加速循环转型,确保稀缺材料得到有效使用和再利用,减少全球依赖,到2030年实现24%的材料循环利用;5.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将尽快启动首个清洁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使供应链多样化并达成互利协议;6.确保获得相应技能的劳动力,将建立一个技能联盟,借助来自 Erasmus+ 高达9000万欧元的资金,培训劳动力技能并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
信息来源:欧盟 2025年2月26日 毕云青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5_550
l 脱碳或致超2万亿美元油气资产搁浅
英国可持续投资和金融协会(UKSIF)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按照目前的绿色转型政策、中期减排行动和长期净零目标,到2040年,全球将有2.28万亿美元的油气项目因为无法继续推进而搁浅,其中约1410亿美元的项目在英国。不过,UKSIF同时表示,如果对气候变化采取不作为态度,在全球升温2.5-2.9摄氏度的情景下,气候问题加剧可能导致到2050年产生12.5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随着更多国家加入支持能源转型行列,化石能源因需求不足而最终变得无人问津似乎比较合理。但实际到目前为止的能源消费数据显示,尽管越来越多的政府努力从化石能源转向替代能源,但煤炭消费量仍创下纪录,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也在上升,尤其是天然气,而且大型石油公司也重新转向作为核心资产的油气业务并弱化甚至降低转型目标,这或许表明油气等化石能源的前景并不算悲观。
信息来源:Tank Terminals 2025年3月6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tankterminals.com/news/stranded-oil-and-gas-assets-could-reach-2-3-trillion-by-2040/
l 标普全球:能源转型需要回归现实
近日,标普全球副主席丹尼尔·耶金、拉扎德公司(Lazard)首席执行官彼得·奥尔萨格、标普全球首席能源战略师阿图尔·阿利亚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联合撰文表示,全球能源体系的转型并非以线性或稳定方式展开,而是多维度的,在世界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进度、采用不同的燃料和技术组合来实现,受到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影响,并由各国政府和企业根据自身路径塑造,眼下的实际情况也越来越清晰地印证了这一趋势,因此能源转型将比预期的更曲折、成本更高、更困难。他们表示,新冠疫情期间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大幅减少让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全球能源体系快速且单向转型具有可行性,但这一雄心与在短短25年内(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彻底改造一个115万亿美元的全球性市场的巨大“工作量”以及现实的制约发生了激烈碰撞,理想与现实的脱节显而易见,当前世界不仅远未走上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个经常被提及的轨道,也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明确计划和资金支持。他们还表示,除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投资问题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气候目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GDP增长、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减少局部污染等诸多目标共存,并受到日益加剧的全球紧张局势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在如何平衡气候优先事项与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了“南北分歧”,这是重新思考能源转型速度和形态的关键因素。
信息来源:Morningstar 2025年2月25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morningstar.com/news/pr-newswire/20250225ny26276/the-energy-transition-needs-a-reality-check
【油气要闻】
l BP:正推动技术迭代
BP生产与运营执行副总裁近日表示,该公司正“忙于开发下一代技术”,其中包括:借助地震成像和处理技术进步创建一个创新的地下数字孪生模型,在钻探前进一步减少地下不确定性,从而释放更多价值;强化钻井和钻机自动化,利用数据分析优化钻井,提前检测计划外事件,并尝试在规划新井时利用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在效果方面,其表示在阿塞拜疆的作业中,将1口井的设计周期从几个月缩短到了几周。此外,BP还与Palantir合作进一步增强预测分析能力,通过整合非结构化数据并引入AI预测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施可靠性并进行早期干预。针对部分投资者对BP已经丧失技术和执行能力的质疑,其表示,公司的工程师和地质学家团队规模与2019年相同,而且得益于更高效的协同模式,可以执行的工作更多,公司在地震成像、自动化、实时地质导向等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近期,BP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更专注与油气业务增长,2027年底前启动10个新的重大项目,到2030年将产量将提高到230-250万桶油当量/日,2035年还有进一步增长潜力,同时加强对能源转型业务投资的纪律性。
信息来源:Rigzone 2025年3月3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l 利比亚启动17年来首次油气区块招标
近日,利比亚政府宣布启动2025年首轮油气勘探区块招标,也是该国17年来首次举行油气区块招标。此前,利比亚油气行业已呈现恢复势头,梅利塔油气公司(Mellitah)成功恢复巴尔埃萨拉姆油田(Bahr Essalam)CC18井的天然气生产,埃尼公司(Eni)计划今年在利比亚海上锡尔特盆地(Sirte)钻4口探井,BP正推进在加达梅斯盆地(Ghadames)的钻探计划并考虑参与本轮招标。与此同时,利比亚的海上基础设施项目也在推进中,包括埃尼公司的Structures A&E项目,用于将两个油田的天然气输送到梅利塔处理厂(Mellitah)。与尼日利亚、安哥拉和纳米比亚一样,利比亚正被更多油气生产商关注,成为2025年非洲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非洲能源商会(African Energy Chamber)表示,重启招标是利比亚的关键转折点,同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与非洲最具潜力的能源市场之一进行互动的独特机会,凭借对增长和发展的重新承诺,利比亚不仅确保了自身的能源未来,还使自己成为非洲能源革命的关键贡献者。
信息来源: Zawya 2025年3月5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l 萨斯喀彻温省:将视所有过境管道项目为“预批准”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所有经过该省的管道项目都将被视为已获得“预批准”,同时希望其他省和联邦政府也采取类似政策;莫伊的办公室还表示,能源行业需要确定性,而联邦政府法规和政治带来的恰恰相反。萨斯喀彻温省大学研究人员认为,给予所有管道“预批准”可能会带来麻烦,因为管道项目存在对环境破坏的担忧,也存在与原住民的关系以及土地问题,而预批准并无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注于原住民权益的法律界人士认为,在社交发文与实施完全是两码事,因为所谓的“预批准”没有征询受影响群体的意见,几乎没有合法依据,如果莫伊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并最终“闹上法庭”,原住民能轻松获胜。不过,该法律界人士表示,莫伊此举可能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关税威胁,因为其近期一直在美国与相关人员讨论贸易问题,并强调萨斯喀彻温省石油出口的重要性。
信息来源:Global News 2025年2月27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52846/pre-approved-pipelines-scott-moe-first-nations/
【新能源要闻】
l 核聚变技术或推动地热开发革新
地热能的潜力巨大,仅利用其中的万分之一就可以满足全球未来2000万年的能源需求,而且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体,但除了在冰岛等地热蕴藏深度较浅地区取得蓬勃发展外,世界其他地区的地热能依然难以获取,这也导致地热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中的占比只有0.5%,扩大这一比例需要依靠重大技术突破,最关键的是尽可能提升地热井深度。目前,最深的地热井仍然是前苏联时期的克拉超深井,其虽然未能实现钻透地幔的最终目标,但仅使用传统技术就达到了12289米并探测到180摄氏度的温度。近几年,一些项目尝试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开发地热能,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因为成本依然过高。NPR在2023年报道称,以水力压裂技术利用地热能的每兆瓦时成本约为181美元,并有望在未来10年内降低约三分之一,但仍远高于25美元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成本。New Atlas近日报道称,鉴于实体钻头无法操作,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使用定向能量束,通过加热、熔化、甚至破碎汽化基岩,即剥蚀技术来达到钻探更深地热井的目的,核聚变实验中的回旋管技术是重点关注对象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在《IEEE Spectrum》发布的实验和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通过一个约20厘米的波导,毫米波源可以在20米/小时的速度下在岩石中钻出一个篮球大小的洞,照此速度,连续作业25.5天便可钻出超过克拉超深井的全球最深地热井。麻省理工学院孵化的初创企业Quaise Energy已经筹集了9500万美元,准备对回旋管用于地热能开发进行测试。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5年2月26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oilprice.com/Alternative-Energy/Geothermal-Energy/Fusion-Technology-to-Revolutionize-Geothermal-Pow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