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能源转型要闻】
IEA: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将翻倍
北美LNG出口能力或在5年内翻番
【油气要闻】
行业高管仍对中长期石油市场保持乐观
欧佩克:应大规模增加投资以满足未来油气需求
油气市场正进入短期供应过剩阶段
沙特减少燃油发电以释放出口潜能
【新能源要闻】
绿氢发展需要突破现有思路
天基太阳能发电或许并非不可能
【能源转型要闻】
l IEA: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将翻倍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可再生能源2025》报告称,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预计翻一番,增加4600吉瓦(GW),其中近80%来自太阳能光伏占,其次是风能、水电、生物能和地热能;2025-2030年,预计全球80%以上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速度将超过前五年,但电网整合、供应链脆弱性、融资等挑战也在增加。IEA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 2022年的2.6倍,但达不到COP28会议承诺的3倍,其中,太阳能光伏装机将增长一倍以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增加近一倍,水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的3%,地热增量将达到历史新高、是2024年增幅的3倍。尽管全球装机量激增,但主要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制造商仍面临巨大压力,财务可持续性是主要问题,在中国,受供应快速增长与市场份额竞争影响,太阳能光伏价格自2023年以来下降了60% 以上;中国以外的风电制造商则继续陷入财务困境,去年累计亏损12亿美元。从领域来看,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需求份额将从目前的4%增加到2030年的6%,其中近一半来自电动汽车;液体生物燃料占其余大部分,增长集中在巴西,其次是欧洲、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加拿大;到2030 年,全球供热的18%将来自可再生能源,高于目前的14%,主要受工业和建筑中可再生电力需求以及生物能源需求增长推动。
信息来源: IEA 2025年10月7日 毕云青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iea.org/reports/renewables-2025
l 北美LNG出口能力或在5年内翻番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表示,美国已经成为全球LNG产能最大的国家,为154亿立方英尺/日,如果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目前已宣布的LNG项目全部按计划投产,到2029年,北美地区LNG出口能力将达到287亿立方英尺/日,与2024年的114亿立方英尺/日相比,增长一倍多,其中约139亿立方英尺/日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增加15亿立方英尺/日和6亿立方英尺/日。美国方面,计划新增的LNG产能集中在墨西哥湾地区,包括亚瑟港LNG一期(Port Arthur LNG Phase 1,16亿立方英尺/日)、里奥格兰德LNG(Rio Grande LNG,21亿立方英尺/日)、伍德赛德路易斯安那LNG(Woodside Louisiana LNG,22亿立方英尺/日)、Golden Pass LNG (21亿立方英尺/日)、CP2一期(CP2 Phase 1,20亿立方英尺/日)等。加拿大方面,今年7月首个LNG项目LNG Canada投产并出口首船货物,预计2026年达到18亿立方英尺/日的满负荷运行,该项目二期计划再新增2条生产线,将总产能扩大到36.8亿立方英尺/日,预计2029年后投产;另外还有2个在建项目,分别是Woodfibre LNG(3亿立方英尺/日)和Cedar LNG(4亿立方英尺/日),分别将在2027年和2028年投运。墨西哥方面,有2个在建的LNG出口项目,共6亿立方英尺/日,分别是Fast LNG Altamira项目(4亿立方英尺/日)和Energía Costa Azul项目(2亿立方英尺/日),气源均来自美国。
信息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2025年10月16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66384
【油气要闻】
l 行业高管仍对中长期石油市场保持乐观
伦敦能源情报论坛(Energy Intelligence Forum)期间,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石油巨头高管均表示,石油市场将在短期内出现供应超过需求的局面,唯一分歧在于过剩的规模会有多大;但中长起来看,供应将难以跟上需求增长,需要提前考虑怎样满足未来需求。道达尔首席执行官认为,当油价跌至60美元/桶甚至更低时,非欧佩克原油产量增长将停滞乃至大幅下降,届时欧佩克将重新掌握市场,这个时间节点可能出现在2026年中期。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如果WTI价格维持在60-65美元/桶,美国原油产量可能稳中有增;如果维持在60-50美元/桶,美国原油产量将略有下降;就康菲石油而言,关键的战略问题在于,面对美国石油产量趋于平稳甚至见顶,而需求继续增长的局面,未来所需的石油从何而来。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称,供应过剩只是短期问题,但随着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石油行业将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如何满足中长期需求。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表示,能源转型正面临显示考验,实际情况表明,这不是一场转型,一场能源增量的变革,石油需求将保持韧性,长期供应投资的紧迫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5年10月15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oilprice.com/Energy/Crude-Oil/Oil-Chiefs-See-60-Oil-as-Breaking-Point-for-Shale-Growth.html
l 欧佩克:应大规模增加投资以满足未来油气需求
欧佩克秘书长近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能源周”上称,全球需要在油气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数万亿美元,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因为油气仍将是未来几十年一次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受经济增长、城市化和人口增加推动,到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23%,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但油气仍将在能源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石油的占比约为30%,需求量将达到1.23亿桶/日,远超目前的1.04亿桶/日。他认为,为满足这一需求,从目前到2050年,全球石油行业需要高达18.2万亿美元投资,这些投资对消费者、生产者及全球经济的有效运转都至关重要。此外,他还点名批评国际能源署(IEA),称其在此前的报告中呼吁不再投资新油气项目,但在最近的报告中又承认即使仅维持当前产量水平也需要开发新的油气资源。
信息来源:First Piper 2025年10月15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l 油气市场正进入短期供应过剩阶段
大宗商品贸易商贡沃(Gunvor)首席执行官近日表示,全球油气市场正在进入一个略有不同的阶段,市场上涌入了大量石油,但并没有额外需求出现,而且还有重新升温的贸易紧张局势,油价将在短期内走低。他表示,随着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缓解,地缘因素带来的溢价正在减弱,开展交易时必须更谨慎。对于2026年的供应过剩情况,其认为如果主要产油国按计划增产(但这种情况未必会出现),将会有200万桶/日供应过剩,但还需要考虑中国涨库因素。与此同时,贡沃认为,随着美国、卡塔尔、加拿大、莫桑比克等国计划2026年开始大幅增加供应,全球LNG市场也将出现过剩,一些尚未作出最终投资决策(FID)的项目可能会被推迟。美国墨西哥湾地区的LNG项目是建立在美国国内气价与国际市场气价间存在较大价差基础上的,但随着美国及其他国家出口增加,这种价差可能不会持续。
信息来源:Energy Connects 2025年10月14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l 沙特减少燃油发电以释放出口潜能
沙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今年6月和7月的发电用油(包括原油、燃料油、柴油)减少了27万桶/日。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数据也显示,今年1-7月,虽然制冷需求增加1.6%,且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但沙特发电用油却同比减少了10万桶/日。这表明沙特的发电用油开始出现结构性下降迹象,其“愿景2030”中提出的从电力结构中剔除石油的目标正取得进展,主要得益于天然气产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快速部署以及强有力的能效措施。目前,沙特62%的电力来自天然气,38%来自石油,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到1%,其计划到2030年实现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各占50%的目标,届时将释放约100万桶/日的石油(原油+燃料油)出口能力,带来数千亿美元收入。沙特正在建设的大型燃气电厂要到2027-2028年才能投用,但一座3.5吉瓦的电厂改造将在今年底完成,仅此一项就可减少4-6万桶/日的发电用石油需求,2030年前还有多个类似改造项目。与此同时,沙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部署可再生能源项目,截至2025年上半年,并网装机已经从2023年时的3吉瓦提高到10吉瓦以上,年底前还将新增2.5吉瓦,到2030年或将达到130吉瓦。IEA预计,中东-北非将是电力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35年将增长50%,约合750太瓦时,其中大部分来自中东,而随着能源结构优化,到2035年,石油在发电燃料的中的占比将从2023年的20%降低到5%,石油将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取代。
信息来源:雅虎财经 2025年10月16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saudi-arabia-freeing-million-barrels-180000910.html
【新能源要闻】
l 绿氢发展需要突破现有思路
哈佛大学此前的一项研究称,如果将储运等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在内,绿氢的实际成本可能远高于此前预期,如果无法在生产和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可能永远难以实现绿氢项目的商业可行性。现实也表明,全球绿氢热潮有减退迹象,实际落地项目不足计划的一成。但已经有研究人员从综合性绿色方案角度考虑绿氢项目。香港城市大学近日在《自然综述:清洁技术》撰文,提出了一种与化工相结合的方案,通过引入更适合在分布式设备中生产的高附加值化学品,使整个绿氢项目不仅仅生产清洁氢,而是生产能盈利的氢,从而使项目实现自我盈利。虽然这一潜在突破还处于概念阶段,但可能对重振日益低迷的绿氢行业至关重要。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5年10月13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oilprice.com/Energy/Energy-General/Why-Green-Hydrogen-Isnt-a-Lost-Cause-After-All.html
l 天基太阳能发电或许并非不可能
从太空向地球传输太阳能,是科学家们近几十年一直在讨论的话题,目前来看似乎还只是空想,但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其成为现实的路径正逐渐显现。伦敦国王学院近期组织研究人员对天基太阳能发电系统(SBSP)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该系统使用类似镜子的反射装置在轨道上收集太阳能,并将其传输到地球上特别设计的接收站,再转化成电力接入电网。此次研究利用计算机模型评估了通过该系统向覆盖33个欧洲国家输电网络供电的能力,结果显示其可替代该地区最多80%的陆上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可靠的清洁能源来源。虽然该模型未考虑在太空利用太阳能发电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轨道拥堵、传输中断、波束不稳定等,但其依然被视为清洁能源未来的希望之一。与此同时,该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成本高昂,由于建设、发射和维护费用巨大,本次研究中评估的SBSP项目要到2050年前后才具备经济可行性。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在尝试SBSP项目。例如,日本将这一技术视为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并计划在今年划迈出第一步:发射一颗卫星进入低地球轨道,向地面天线传输1千瓦的电力。虽然能量输出很低,但如果成功,将鼓励其他国家开展类似试点项目,最终实现商业化的太空太阳能发电。
信息来源:油价网 2025年10月11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oilprice.com/Energy/Energy-General/The-Space-Solar-Power-Revolution-Is-Well-Underw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