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雨滴或将成为新的清洁能源来源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在模拟类似下雨的水滴实验中成功获得了足够能量,为12个LED等供电20秒。该团队在研究中利用了材料间的电荷变化原理,让水滴通过垂直管道下落,形成塞流并经过该材料表面时,会在固液界面处发生电荷分离,最终汇聚为能量,这种模式使得通过收集雨水发电成为可能。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塞流系统每个单独管道可以产生440微瓦电力,能将超过10%的输入水能量转化为电力,效率显著高于其它低流量水电实验,虽然看起来电量很微小,但效率水平“令人惊叹”,因为研究中测试的水流速度大幅低于自然界中的雨滴速度,意味着将这种塞流系统应用到降雨场景时可以产生大量电能。该研究已经刊发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上,研究人员在文章中表示,雨滴与塞流系统相结合可能形成颠覆性的无碳能源生产模式,通过像太阳能电池板一样,将雨水收集和塞流系统安装在屋顶,使房屋成为既产清洁能源又消费清洁能源的终端,并于太阳能形成互补。
信息来源:Anthropocene Magazine 2025年5月1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