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能源转型要闻】
中亚-欧洲绿色能源走廊呼之欲出
全球清洁能源电力占比创新高
欧盟通过《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和《能源标签条例》
【油气要闻】
小型高效低成本项目受油公司青睐
雪佛龙在二叠盆地推广三联压裂技术
ESG投资不应排斥油气公司
【新能源要闻】
英国成立人工智能能源委员会
AI推动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和排放将持续增长
【能源转型要闻】
l 中亚-欧洲绿色能源走廊呼之欲出
近日,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为其向欧洲出口可再生电力寻求资金,标志着中亚-欧洲绿色能源走廊项目在融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亚洲开发银行表示,该备忘录建立了一个“健全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以促进跨境电力贸易”,并称该协议是建立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绿色能源走廊的“决定性时刻”。2024年5月,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公布了跨里海能源走廊计划,将把中亚的可再生电力(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出口到阿塞拜疆,再由阿塞拜疆输送到欧盟。不过截至目前尚未公布该项目的成本测算和完成时间相关情况。与此同时,阿塞拜疆、土耳其、格鲁吉亚和保加利亚在2024年4月初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目前正在开展“技术工作”,研究跨黑海输电项目的可行性。2025年3月,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表示,希望欧盟为该项目授予特殊地位,以便加快监管审批流程,并更容易获得融资。
信息来源:Caspian Post 2025年4月11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caspianpost.com/central-asia/central-asia-and-europe-establish-green-energy-corridor
l 全球清洁能源电力占比创新高
能源智库机构Ember Energy最新发布的《全球电力报告》显示,2024年,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40.9%,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突破40%,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了创纪录的858太瓦时,超过2022年创下的上一个最高纪录49%,太阳能连续第3年成为最大的贡献者,新增发电量474太瓦时(一半来自中国),已连续20年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力来源,在全球电力中的占比达到6.9%,风力发电的占比达到8.1%,水电则是最大的单一可再生电力来源、占比稳定在14%。Ember Energy认为,与电池储能相结合,太阳能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对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至关重要。不过,Ember Energy的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发电量增加了1.4%,使得电力行业排放增加了1.6%,达到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异常高温导致制冷需求增加,如果刨除此影响,20204年的全球化石燃料发电量需求仅增长了0.2%。此外,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动汽车也在推动电力需求增长,20204年这些技术推动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了0.7%,约为5年前的2倍。Ember Energy还预计,未来几年的全球清洁电力增长速度将超过需求增长,太阳能和风能蓬勃发展将轻松满足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这标志着化石燃料发电需求将开始永久性下降。
信息来源:Electrek 2025年4月8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electrek.co/2025/04/07/world-surges-past-40-percent-clean-power-in-record-renewable-boom/
l 欧盟通过《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和《能源标签条例》
近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ESPR) 和《能源标签条例》2025-2030年工作计划,列出了未来5年应优先引入生态设计要求和能源标签的产品清单,包括钢铁和铝、纺织品(主要是服装)、家具、轮胎和床垫。产品的入选标准是基于其在循环经济中的潜力。在欧盟层面统一产品可持续性要求将巩固市场,防止贸易壁垒,改善公平竞争环境,减轻行政负担,并增强提供可持续产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此外,委员会将对消费电子产品和小家电等的可修复性要求引入横向措施,包括为最具潜力的产品引入可修复性评分,以及对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可回收性提出要求。未来,选定产品的生态设计和能源标签要求将涵盖两个要素:一是产品性能,例如最低耐用性、最低能源和资源效率、备件可用性或最低回收成分;二是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的关键特性,例如产品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产品信息将主要通过“数字产品护照”提供,带有能源标签的产品则通过欧洲能源标签产品注册中心 (EPREL) 提供。在制定生态设计要求时,委员会将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需求,并确保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欧盟希望以此举促进整个欧洲的可持续、可修复、可循环和节能产品发展,与欧盟《清洁工业协议》和《竞争力指南》的目标相符。
信息来源:欧盟官网 2025年4月16日 毕云青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5_1071
【油气要闻】
l 小型高效低成本项目受油公司青睐
咨询机构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近日表示,油气价格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资金限制与日俱增以及潜在可勘探的新盆地数量减少正在改变油气行业勘探新储量的方式,石油公司更愿意选择已发现油田附近低风险、低成本的勘探项目或能与现有基础设施形成协同效应的勘探项目(infrastructure-led exploration,ILX)。睿咨得能源认为,受经济、环境和资金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勘探投资几乎没有增长空间,将维持在约500亿美元左右,而行业下行、排放新规、高成本和潜力区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决定了大多数新区勘探难以满足商业性要求,ILX项目再次受到关注,因为这类项目能利用现有生产设施和管道系统,具有开发成本低、投产快、排放相对更低等优势,使一些之前被忽略的小型发现具备商业性。这种策略的成效也比较显著,近5年,全球共钻了900口ILX探井,勘探成功率为42%,高于32%的全球平均勘探成功率水平。睿咨得能源认为,凭借较高的成功率和可观的储量发展规模,ILX项目正成为上游勘探的重要驱动力,对保持油气产量稳定和最大化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至关重要,2025年,预计全球将钻100口ILX井,印尼(15口)、挪威(13口)、美国(11口)最多。
信息来源:睿咨得能源 2025年4月8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rystadenergy.com/news/oil-and-gas-explorers-zero-in-on-near-field-plays
l 雪佛龙在二叠盆地推广三联压裂技术
雪佛龙近日表示,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在二叠盆地大力推广三联压裂技术,即同时对3口井进行压裂作业。据悉,雪佛龙2024年3月首次在二叠盆地使用该技术,完成了20%的压裂作业,今年计划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60%。该公司表示,利用三联压裂技术可以使单井作业时间缩短25%、生产准备成本降低12%,从而使资金利用更有效、投资回报率更高。不过雪佛龙称,三联压裂的用水量和用沙量与单井压裂相当,但速度更快,使得公司单日用水、用沙量增加60%,带来物流方面的问题,因为每小时就会有超过10辆卡车到现场送沙子;此外,三联压裂主要采用电动设备,单日能耗比仅压裂1口井多50%,且需要前期投入更多资金以提前钻探足够的油井。虽然生产商对同时开展多井压裂的兴趣日益增加,但咨询机构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仍认为一次压裂两口以上油井是一种小众技术,不过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则认为能更快完成油井的公司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信息来源:World Energy News 2025年4月9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worldenergynews.com/news/chevron-will-triple-frac-half-permian-wells-759928
l ESG投资不应排斥油气公司
高盛近日表示,正如许多基金经理在俄乌冲突后重新考虑投资国防企业一样,可持续投资基金也需要重新评估对油气公司的投资。高盛提出上述观点正值欧洲能源巨头削减可再生能源支出、大幅增加化石燃料投资以提升短期股东回报之际。高盛认为,欧洲投资者在评估能源转型时有“重大失误”,导致其不愿持有能源巨头的股票,但预计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原因有三:一是能源转型所需的时间将比预期更长,石油峰值会出现在2035年前后,天然气需求峰值会在2050年左右出现,这需要在2050年前继续开发新的油气田;二是油气公司是全球低碳领域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如果既不与油气公司合作,也不为其提供融资,最终将成为能源转型的障碍;三是不管是否愿意,人们都需要油气公司的核心业务-石油和天然气,否则将没有可负担得起的能源,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这在任何ESG框架中都是不可接受的。不过,高盛上述观点遭到了部分机构反驳。盛宝银行(Saxo Bank)商业ESG主管表示,不能因为国防股受青睐,就想当然地认为油气公司股票也应该一样,这二者不具备直接对比性。晨星公司油气行业高级分析师认为,很难想象油气公司会在ESG中被完全接受的情景,但是如果能源巨头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投资,投资者可能会稍微放宽对其投资,比如某一周期内向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达到一定规模或10年后收益达到一定水平。
信息来源:NBC News 2025年4月14日 杨国丰 供稿
原文链接:
【新能源要闻】
l 英国成立人工智能能源委员会
英国人工智能能源委员会(AI Energy Council)于近日成立,首次会议由能源大臣与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共同主持,旨在统筹清洁能源与人工智能两大战略产业的协同发展。该委员会由14家来自能源和科技领域的监管机构和企业组成,包括法国电力(EDF)、英国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Ofgem)、英国国家能源系统运营商(NESO)、苏格兰电力(ScottishPower)、英国国家电网(NGG)、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亚马逊云服务(AWS)、安谋控股(ARM)以及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BN)。此前,多家科技公司宣布在英国建设数据中心,电网现代化改革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英国政府希望通过这种跨界合作方式,确保能源和科技项目间紧密协调,加快电网连接进程。委员会工作将围绕五大关键领域展开:保障英国能源系统对AI算力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加速可持续发展及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部署,确保AI在能源系统中的安全、可靠应用,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净零转型路径,开发提升电网灵活性的技术方案。英国政府正联手Ofgem及NESO推进电网连接制度根本性改革,预计将释放超400吉瓦的电网接入规模。作为《清洁电力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将着力构建本土清洁能源并网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保障2030年前所需项目优先接入。住宅、电池工厂、数据中心等核心基建项目将获得快速审批,有望撬动数十亿英镑投资,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信息来源:英国政府官网 2025年4月8日 阚思仪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ai-energy-council-to-ensure-uks-energy-infrastructure-ready-for-ai-revolution
l AI推动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和排放将持续增长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AI)报告》显示,2024年,数据中心约占全球电力需求的1.5%,即415太瓦时(TWh);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太瓦时,将略高于日本目前的用电总量,人工智能是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其他数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IEA预计,美国在这一增长中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中国。到2030年,数据中心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十分之一左右,低于工业电机、空调或电动汽车的份额。基准排放情形下,数据中心的电力碳排放将从目前的1.8亿吨增至2035年的3亿吨;高排放情景下会达到5亿吨。尽管数据中心再次期间的排放规模仍远低于能源行业的总排放量,但却是增长最快的排放源之一。IEA称,中国以外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50%,但数据中心能力不到全球的10%;未来,如能克服数字化障碍,这些经济体可以跨越式地采用更高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IEA还认为,对人工智能可能加速气候变化的担忧似乎有些夸大,同时对人工智能单独解决这一问题的期望也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信息来源:IEA 2025年4月10日 毕云青 供稿
原文链接:
https://www.iea.org/reports/energy-and-ai/executive-summary